莫将写材料功利化 文/张许许
- [' a/ C" g z, ^# A3 _+ h2 Q% j4 H7 \+ v9 I0 ~4 w
写材料的你,为何总感觉压力山大、无比焦虑?一位分管文字工作的副秘书长道出了其中缘由:令你感到沉重抑郁的,其实并非材料本身,而是“面子”和你自主赋予其承载的向领导表功、获取升迁筹码的敲门砖功能。8 w, b3 a& c3 J( {: Z" O
: L7 O) u! z% m& n3 _/ K 完全同意这位领导!! [ v) ?; H( S4 g2 Z
0 V) v# V: M& e& K/ A( h 事实上,对于材料的撰写和拿出初稿后大家在一起的讨论修改,你根本没有必要“上纲上线”。; {) B7 t& U/ u. `$ L; y
' ~' @3 Q }" F8 B7 u; J
第一,任何一个材料的定稿,都要历经反复推敲、不断修改的过程。领导同事对你写的东西或者对你的看法提出不同意见甚至完全否定,并不意味着对你这个人和你的能力水平的否定,更不是在批评你。这都是一个极端自然的正常工作流程而已。
! j2 ~# }* w, q: P" d5 h
# V& w! _0 D% j4 K 第二,不管你水平多高,一个单位有一个单位的特色和个性,新到一个单位,必然有一个适应人家文化和文字风格的漫长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除了自身要抓紧熟悉情况、勤学苦练、磨砺成长、探究融入外,领导同事的意见尤其“反面”意见,是帮助你成功潜入融进的“捷径”。并不存在所谓他否定你、便是看低了你、便意味着瞧不起你了的深层含义。
+ Y8 t; i+ q; u; l( S4 ~; D* y/ f+ h
4 K( D7 ^, z, p: C8 n7 U0 |7 m
5 R* R6 K' `& g% Q. q; ~ Z+ n9 Q# {. I' x 总而言之,材料就是材料,要写要讨论要修改,自自然然就事说事就行;完全没必要将其功利化,赋予其面子、人情、关系甚至提拔晋升的重任和使命。因为,二者其实没有太大关联,更何况,你自己将之联系多了效果反而适得其反;倒是专注材料本身、坦诚接受一切不同意见乃至批评意见,既利自身提高又能赢得人心和未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