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在政府机关,除了你在书上看到的一些工作规则,比如《行政法》、《公务员法》等等,要想在仕途中顺利发展,一些规则还是要懂的,这在机关被称为“要懂规矩”,尤其是在党政重要机关,你的上司会告诉你要懂规矩,这个规矩是书上学不来的,只有在工作中不断积累,机关和你关系好的同事也会告诉你一部分规矩,有些还需要你自己琢磨,看看下面这篇文章,但愿会使你少走弯路。4 M6 h+ G; w6 H0 ~
. ~( y/ w3 h/ Y7 c( J% M' W5 r: [, y! T- a
% _+ g$ s$ y# H) g, Q& R! H) K; c; y( ] 一、大局思维——“学会跳出仕途看仕途”
3 n& k( R J3 H& e+ m( Q" x1 r$ ~% H- a/ k C! c& B' z
* V0 J* c/ j+ n$ H% Z 机关是一个发展非常健全平衡的组织,所以他的组织性决定了你首先必须具备组织意识,才能更敏锐的发现自己在组织中的地位和努力方向。而“站队”正是大局观中一门重要的选择判断能力。无论你个人能力水平高低,你都是在一个组织中寻求发展。了解组织本身的流程操作,才能在组织中实现发展。在目前中国考核体制下,领导的作用力还是很大的,从人事部门接触的经验看,绝大多数的提拔,一是一把手确定人选,其他工作辅助展开;二是部门领导鼎立推荐,人事部门对其考察。在人治权力还相当大的社会中,和权力中心越接近,关系越密切,越有利于个人发展。而如果不慎跟错人,站错队,那么很可能就要贻误重要的机遇。这个工具的两面性,要靠每个人结合各自部门的具体情况而定。因此通过跟对合适的领导,才是你实现组织地位成长的根本。7 y h" u7 ~" D4 u* H0 J3 {
" z$ i+ W9 c( n! D# X; T8 \
5 R- y: r8 K4 ~! b' r 站队的艺术,其实无处不在,从大来说,就是爱党爱国,这是最基本的站队。政审一般都考核有无参加学生闹事,**等活动,事实,历史上的事件决定一代人的命运。而从小处来说,就是与你关系好的领导是否有决策权,人事权,财务权等实权或参与权,你所追随的领导部门是否具有升迁扩充的潜力和机遇,你准备在何时“卡位”,从大局角度讲,领导也很注重队伍结构的平衡,包括年龄,党派,性别都有一些模糊的规定,这其中的奥秘可以学习,但需要自己体悟,并且结合自己单位和部门的情况综合权衡选择发展之路。在机关中,在激烈的人际关系中,有的时候,你往往必须做出选择,而不领会或者逃避选择的人往往最终受到游戏的抛弃或委屈式的惩罚。所以,要发展要生存,就要提前考虑,什么时候跟什么人,有哪些得失的问题。7 n: Q: b5 b8 C& \( |9 r2 i
0 m/ ~1 ?9 A9 o# G* |7 q1 w8 [1 G Y8 F- y
' B) `4 F2 C4 c7 ?6 I2 ~ 二、人治规则——“换位思考,再谋其政”3 D8 ?) i5 j! ~$ p3 Q/ ^! d6 l( b$ m8 V7 ^7 i7 H6 L& k
# Q8 o$ Y4 s1 x 机关很多的事情有规则,很多事情又无规则,这就要看是谁在做了。在机关,一把手的权力远大于二把手,班子团结也是管理能力的表现。很多决策的事情,属于“肉食者谋之”,无论领导水平素质高低暂且不提,他有他的考虑的事情有他自己的道理,正如就某个事件说服一个朋友都很难,更何况要领导吻合你的心意,所以,尽量不要和领导对立,但是也不是说完全成为听话的奴才,正如很多事情,办法总是有的,只是要迂回才能达到效果。无法改变,没有能力挽回,就只有服从。制度的缺陷,而不应该由下属来纠正,所以最好不要牵涉到领导的利益,机关的复杂性,就在于他什么事情什么人都有,而具体事态处理的度很难把握。/ T- J! F7 n. D9 v; z
- k/ H8 B/ U! a1 |$ Z8 ?+ ]& [3 `6 I( Z+ y/ s/ @! l1 G8 a2 {, o9 @
中国“朝中无人莫做官”这句话流传了千古,似乎对很多没有关系的人来说,简直就是致命的逻辑推理,其实,放眼看去,各自能够走到领导岗位的人,并不完全都是溜须拍马之辈,坦率的讲,各自都有自己的过人之处。哪怕就是拍马屁,也分三六九等,更何况那么多事情的处理呢。关系在中国的影响力很大,但也绝不是绝对的,否则,中国到处都是世袭制的官员。我在这里的态度是,有关系当然好,但是没有关系也不用怨天尤人,国务院副总理吴仪私下里讲过“关系也是生产力”,可见关系在中国之重要作用,关于处理关系的分析运用,我以后将会展开讨论。所以本篇就暂行放下。7 a* E% y6 w1 g# Y0 c4 a
5 q2 Z$ ^) L6 l( \; p; A7 l" p( b
) S( V/ r# s* V2 y$ q 三、业务能力——“什么是你的长处,你知道吗?”: X: {# X" U! U+ A& g$ G" V* x
k' d8 t# _8 @2 N6 c% K! U1 c7 f- e b, L2 o+ W5 R
本帖隐藏的内容! M$ y1 I( }/ x" p) \$ n
+ V( w) J2 e! ~$ Y; D
前面讲的东西虽然简单,但是牵涉到价值观和大局观的方向型问题,在前面的方面处理得当的话,可以说已经具备了和领导同样的视野和思维模式,在发展的旅途上,减少很多碰壁。而作为新进机关的年轻公务员,如果你分管具体工作的话,业务工作同样也是你的原始积累。如果让你选择具体的一项能力,你会选择什么样的业务能力呢?写作才能?喝酒能力?组织能力?协调能力?说服能力?电脑操作?
3 H4 a- I1 a; g, e! k' J3 d$ A8 i& G1 ^1 `
$ b1 s) z( H" M1 q0 v; v- q6 ?其实,业务能力体现的是你的综合能力的具体表现。但是作为机关里的年青人,必然要在自己的工作上比老干部多努力。事实上,机关很多的事情都很简单,如果没有让大家觉得你能力强,你就一定要让别人觉得你态度认真。这种定位同样效果不差。主动积极的工作态度加上适当时机的表现,可以获得领导的青睐。对于单位领导的分析,要注意各自的定位和思考要求不一,比如你的直接领导是中层干部,一般会要求工作到位,态度积极,关系亲密,而单位的一把手领导会注重你的特色长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