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K j2 x# r; o懂上情,就是要求文字人员起草的公文要符合党的大政方针,符合国家法律规范,符合上级机关的有关批示精神,如果制发的公文不符合,那就不但达不到贯彻落实的目的,反而会对贯彻落实造成干扰和破坏。知内情。就是要充分了解和贯彻领导的意图,这个非常重要。我认为,衡量公文是否成功,衡量一名文字工作者是否适应公文写作工作的需要,关键要看写出的公文领导满不满意,合不合领导的意图,有三个层次,一是如果我们的公文特别是讲话稿,能与领导想法、思路比较接近,那么你这个文字工作人员就是基本合格的;二是如果我们的公文和讲话稿能写出领导同志想说的意思,那你就是合格的文字工作人员;三是如果我们的公文和讲话稿不仅把领导所思所想表述出来,而且还把领导所思所想进一步升华和拓展,那你就是出色的甚至是一流的文字人员。知下情,就是要对本地本单位及所属单位和干部职工群众工作情况有深入细致的了解,要全面准确地反映客观实际情况,如阜阳市三次党代会对“十五”时期阜阳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定位,用了“两个转变”,即“实现了政治上由乱到治,再到人心思定、人心思发展的转变,经济上由连续下滑到止跌回升、再到两位数增长的转变”,虽然用语不多,但对“十一五”时期阜阳的经济社会现实,对于阜阳市委一班人抓拨乱反正、正本清源,抓经济建设、社会进步取得的成效,清晰、准确、客观地进行了表述,很有说服力,令人信服。公文知下情的另一个方面,就是提出的政策、措施要切实可行,这是公文的核心问题,必须慎重对待。具体政策措施归纳起来,基本上是两类,一是属于行为规范方面的,主要是指:什么事,要怎样做,不能怎样做,违反了怎么办等;二是属于物质条件方面的,主要是解决人、财、物的问题。解决问题离开必要的政策、措施是空谈,但是如果提出的政策、措施要求过高,那也是不能实现的。因此,在实际确立采取什么样的政策、措施时,“切实可行”就成了一条最基本的标准,过高过低都是不可取的。所以,现在市委、市政府就有这么一个指导思想,就是不喊不切实际的空口号,不定不切实际的虚目标,不搞劳民伤财的假政绩,我们文秘人员平时起草文件,撰写各类讲话、报告、总结等也都是力求按照这个指导思想去做的。事实上,这方面的教训也是深刻,前些年,上级号召大力发展乡镇企业,不少地方常常提出过高的指标,热衷于铺摊子、上项目,等到财力、物力支撑不下去的时候,不得不被进行调整,给一个地方的发展带来很大的损失。现在很多乡镇背负着很多的债务,就是那个时候遗留的。所以,我们在公文中制定政策、措施时,一定要加强可行性研究,不能只考虑需要,还必须考虑可能;不能单凭主观愿望和想当然办事,还需要经过周密调查、精确核算和充分论证,否则,政策、措施将是无用的一纸空文,甚至会给我们的工作带来损失和灾难。3 Q, L3 r) R$ G. W*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