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文稿,还能这样写》作者雄文《笔杆子碎语》作者王一端《机关文稿写作入门》作者杨新宇《机关文字工作五十讲》作者何新国
最新《公文写作培训课程》直播间《公文写作百法例讲》作者房立洲老秘网站长、《老秘笔记》作者老猫《公文高手的自我修养》作者胡森林
开启左侧

中共中央党校党史教研部副主任教授谢春涛解读十八 大报告

[复制链接]
湖北老秘 发表于 2012-11-13 08:22: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公文写作培训班
时间:2012年11月8日17:00 ' B! i% H% e3 l0 j8 r& t6 s
嘉宾:中共中央党校党史教研部副主任 教授 谢春涛% t" d+ w0 @( n% }) J* P
简介: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于8日上午9时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胡锦涛代表中共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题为《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的报告。为更全面更深入地理解报告的内容,中国访谈请中央党校教授谢春涛对十八大报告进行解读。
; O! @9 e. x& N2 ]
8 q0 b0 b) `6 D4 {7 j- h0 M
3 i3 F0 r5 r: P& o中国网:
# H# S) h+ s4 s3 R
0 h3 M3 \3 @( q# P大家好!欢迎收看“易健特约之十八大代表访谈”节目。感谢新浪微博对我们本节目的支持,您可以通过新浪微博对本节目我们进行实时互动。/ s7 f& e2 K( \4 s4 [

3 v1 E8 s$ [. Z) _; W( U2 b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8日上午9时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胡锦涛总书记代表中共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题为《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的报告。为了更加全面深入地理解报告的内容,今天演播室非常荣幸地邀请到了中央党校教授谢春涛对十八大报告进行解读。
- i& W# {8 _; D4 d* z5 N3 `$ C# m8 A, a& I
6 l' u4 v! H& h& e2 {8 T谢老师您好!欢迎您做客我们的节目。
3 x& ]" e, Y: m0 f6 U* c; w- m) r+ P# j- w
2012-11-08 16:50:30% k2 k6 p5 y; H( {( K( j7 u' m. `9 ^

- ?: s8 ~; ~- E0 f谢春涛:
8 }8 H5 q( ]; A
0 b/ g9 ~5 @* |) {您好!' Y" p) f) Y3 \2 U: S6 V" g6 U4 i
# f3 S" Y1 Z1 {8 d- {
2012-11-08 16:59:11
8 i+ k* z/ g- I! j/ @4 A: T) n7 y& T; I  X5 E' A/ s' W9 M9 N0 X
中国网:5 e, c9 r( o% D9 `1 J

, O5 J! r4 ^( L3 D9 M$ p" E听了胡总书记的十八大报告,我们感觉讲得非常全面,有一个词就是面面俱到。那么您觉得报告有哪些亮点?2 I0 ^0 e/ a5 [3 C, ]" f1 i1 u0 D

: E% Y* _0 n( k" ]$ V2012-11-08 17:02:005 c: B! x8 b' K/ A! y. ~) E

+ M% b7 y3 \0 M) E  i: H& ?谢春涛:: A2 `0 u5 z, \9 p

+ Z' T5 D5 `3 @) J非常全面是必须的。因为党代会五年一次,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五年一次的党代会要规划下一个五年,甚至更长时间的发展蓝图。所以党和国家的各项工作在十八大报告中都会有体现,所以报告的内容会比较多,面会比较广。这次可能很多同志都注意到了,胡锦涛同志在会上念了报告的要点,并没有念报告的全文,之所以做这样的一种安排,显然就是因为报告涉及的内容多、面广,所以把要点拿出来了。我仔细听了这一份报告,我感觉报告的亮点或者说新意应该说是很多的。$ h1 G- T% |( t2 K9 O4 ]" k! e6 S

; ]. Y0 U$ o+ b; |/ n第一,这次明确把科学发展观当作党的指导思想提出来,这肯定是第一次。包括我们预料之后马上要进行的修改《党章》的工作,肯定主要是这方面的修改。这一点肯定是有意的。+ d  ~( W1 T; A3 P+ p( X) d: |. p
1 M& G& a5 J  \7 {9 n
第二,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调,这次讲了三个自信——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这样的话也是没有过的。! u7 W9 |) k- q0 |6 ?" s% h

, \$ N, Z" G- `- m$ L  p+ n2012-11-08 17:02:43
5 J$ D& _" J( ~
& L: I) D; q  E# r; h1 X. \谢春涛:( M. K: F; i. Y4 S0 w  ?
) H3 L$ w9 M2 j' M. J0 X- k
第三,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蓝图的描绘指标的提出,这次很多人关注到了,我也感到震撼,明确提出到2020年我们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时候,中国的人均收入要在2010年的基础上翻一番,这是了不起的数字。我觉得这个数字说出来,会让西方国家的很多领导者、政治家吓一跳,他们谁敢提这个数字?当然中国领导人提这个数字,我想也是经过认真思考的,不是提提而已,提了要兑现,这个好衡量的。所以,我想肯定是经过测算的,肯定是经过努力可以实现的。
" _: `* Q0 [1 d' N) |, X
* Q) T# L% c& E- m2 ~/ R8 b4 u第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次明确提出“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过去我们讲十七大是四位一体,这次加了一个生态建设,这肯定也是新的东西。  V( {6 R9 ?- X9 d6 k+ W6 f, e, e

' ^) h) X1 W& n# c8 V2012-11-08 17:06:20
, t* X% T- g6 H4 e% h- }) |  Y
8 @. J  k! {6 U" K2 r3 @! j& P2 E谢春涛:0 X& S! l, W; A& k! }- I* E/ i
0 W& y/ n* G" y/ h3 B# b
第五,这次关于经济体制改革,关于政治体制改革,包括关于党的建设,都有一些新的东西。我觉得十八大报告,针对目前我们存在的一些问题都给予了回应,或者说对于老百姓的关切都给予了回应。, [8 `$ s. C& q/ k
: S1 ?' z+ f4 _' H
我感觉非常好的一点就是,在报告刚开始不久,在回顾过去五年工作的时候,过去五年的成绩讲了很小的两段,其中专门一段是讲党的建设,另一段是各个方面合在一起,文字并不多。但是在这之后接着讲了一段目前我们面临的困难、问题,反倒讲了不少,挺大的一段。比如说不协调、不全面、不可持续发展的问题比较突出;城乡之间、人群之间收入差距拉大的问题还比较严重;农村有一些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某些领导干部的fubai现象比较严重等等都讲到了。我觉得后面的很多内容和前面讲到的问题和困难有关系,问题摆在这里,中央看清楚了,甚至有些问题,普通老百姓和党员也看清楚了,中央怎么解决?后面都有一些思路,甚至有一些具体的办法。我觉得这是听报告以后感受比较深的一点。$ I, k! E$ r  Z; |4 p! ^8 a6 v

. Q7 z9 Y9 I* f" X6 H2012-11-08 17:07:17
7 A1 c( @6 r  w4 z' m# g
# ~8 U2 T7 p( F中国网:) ~3 B% ]: f% k- N3 Q

* H* f) W( `5 C8 _4 c: K这个安排也显示了党要解决问题的决心和力度。在整篇报告中,我们注意到出现最多的一个概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其中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您是怎么看待这三个方面的?
  `2 O- e9 f. I$ r: Z* [! s4 ^
7 d. }* @. x8 j/ C: }$ B8 R2012-11-08 17:08:55
0 c7 ^- Q+ o" ~2 F! `  R; e' w7 B
1 N5 I& G! z; e- g* r6 R: A谢春涛:, e' c" O$ z# t

6 t  f  {9 j7 e. N“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词在党的报告中出现的频率非常高。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命题是1982年党的十二大报告提出的,在这之后,可以说每一次的党代会报告都在谈论这个问题,甚至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写进了报告的题目中,基本是这个状况。
/ U( D! ^  R% s
+ H) J, ~& K# p  e  O: o2012-11-08 17:09:46
+ e. X- ?+ u; k9 {" v! B4 P9 ?/ T& y+ @0 [0 {2 V3 N# O$ t% p$ f# E, V
谢春涛:3 p: g( [  t+ I4 K
% s0 ], R9 {7 i, H+ J
为什么那么强调?或者说这一次的强调和过去的强调有什么不同,有什么新意?我觉得这次报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做了一个全面的总结,在总结的基础上更加强调了。这个总结一是从历史的角度总结。不同时期党的领导集体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做了什么贡献,首先讲到第一代领导集体,毛泽东时代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经验,提供了物质基础,做了理论准备,还不只是直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那时候还没有这个概念和命题,但为后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做了命题,当然也提供了一些教训。我们说的经验包括正面的经验,也包括反面的经验。8 `& J9 c, T' H' n- S+ S

& R8 S* x. L: Q) X4 G9 D4 j以邓小平时代第二代领导集体是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第三代领导集体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功地推进到了21世纪。因为2006年十六大上实现了领导层的新老更替,十六大以来新的领导集体,在这个基础上成功地丰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5 s9 u( F2 ~9 K! @$ S6 Q
* n/ g2 ?2 Z. m, D
2012-11-08 17:10:14
4 v" u% o% C$ r* x, s* j7 K) o# `. X! E( A6 b. D1 Y1 X) O* _  c
谢春涛:( s. }4 y! n. U) X* c; o
' F% ?8 H, V7 d! z8 b
刚才您提到了道路、理论、制度,又是从这些形态上做了总结。道路这个概念老早就提出来了,事实上我们从改革开放以来一直就在走这个道路。当然道路的概括很晚,什么叫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一直到2007年十七大报告才概括了几个方面的内容。
% j5 L, e  ~$ v4 e: e; s2 H9 v# J: ]% z! Z; p7 T
理论很早就有了,甚至可以说1987年十三大报告基本就成形了。但是,写入《党章》,明确成为党的指导思想是1997年的党的十五大,邓小平理论中写进去了。那么真正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概括比较晚,是在2007年十七大报告中,把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都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括进来。当然,这次科学发展观当做指导思想明确提出来肯定又进了一步,认识更加深刻了,所以从理论上也做了总结。
  ^, t3 a5 z' C: H3 V
- g- i8 r' d* G: \2012-11-08 17:12:474 Q+ B1 v6 Y# H7 D' N! k# x
, W( @* Y2 A* \3 ~! o9 }
谢春涛:
6 T; H5 l, V9 Z . S2 Y7 W% ~* U: h
制度上也做了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概念,去年胡锦涛“七一讲话”中刚刚提出来。去年我就曾经解读过,我说提出这个概念,表明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有自信,认为这个制度都形成了,我们都看清楚了,这次道路、理论、制度、三位一体,我们谈的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就有了内涵,内涵丰富了,深化了,所以在此基础上,胡锦涛同志提出了三方面的自信,我觉得讲得非常好,道路的自信、理论的自信和制度的自信。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再强调高举旗帜,再强调自信,当然有充足的理论。! o% ~& u7 P2 I& r% ?8 x
* g2 S  D9 r- c2 |- R+ |
2012-11-08 17:15:11
- {8 m! C- \1 W1 r6 S5 K2 h; O' N/ N7 d( L, I
中国网:
4 X2 y; I4 |' v# Q+ W0 ? + L, h5 K8 u! M7 H
联系到实际,人们普遍认为中国目前的改革开放已经进入了非常关键的时期,走什么样的道路,也成为了公众比较关注或者是有争议的问题。那么在今天上午的报告中,总书记不仅指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且具体谈到了这个问题。您觉得总书记为什么会如此具体地谈或者对待这个问题呢?
* l& g& k; E8 m. {2 W# c% F3 a; Z( I- F4 B% Y0 L( w
2012-11-08 17:16:49
) @9 j7 s. [  Q. }( e+ W0 T% x* S& w4 D  _- W7 b( l4 W5 k
谢春涛:6 A: K: _! u" r; C  c  E3 G

' _: z  V8 l+ c谈到这个道路,除了刚才讲的正确性,实践经验和给我们带来的巨大成就之外,还有针对性。我觉得为什么在这次场合讲,领导人都要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一个说法很多人可能都记得,那就是2008年中央召开第十一届三中全会大会时,胡锦涛有一个讲话,提到了“三个不”: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我记得一段时间好评如潮。当年我也谈过我的理解,只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只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动摇、不懈怠、不动摇,那我们就会怎样怎样。坚持不坚持就看你有没有针对性,所有的这些都有针对性。今天我们中国领导人认准了这个理论体系,认准了这个制度,认准了这个道路,但是国内也有人不完全认同,或者认同程度至少不够。这次你也注意到了,胡锦涛同志强调了我们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那其实都是针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来谈的,都是针对着有的人不完全认同我们这套正确的东西来谈的。僵化的老路肯定有这种思潮,改期易帜的邪路也有这种思潮,比如说全盘西化就是这种表现,所以这种强调不是无的放矢,是有针对性的。
  }3 G( M9 t/ z$ t7 }' R0 w) k! V, ^* J7 A
2012-11-08 17:17:42
; `( F) F" [& K: O( {
6 h1 E1 F. Q# n+ q" x+ m# K中国网:; \% v* C2 v1 R, a

' l1 N% Z& b* h7 V2 e7 E9 J通过今天上午总书记的报告,很多观众也观察到一个变化,过去我们提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在变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少了一个“有”字,这种变化说明了什么?9 n1 S0 Z$ a9 s4 K' j! U* b+ H
9 t/ x5 d$ E5 \! x
2012-11-08 17:22:01% [& @; W2 Y7 ?9 T, \' z

# J5 x) H  q1 d: E, @谢春涛:1 P: X* l3 }# W
5 T" E( G% E- z  @3 R. G) ?
过去确实很长时间,我们一直说“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去掉一个字好像看是仅仅文字上的不同,其实这个字去得不容易。一开始邓小平同志在十二大开幕词中提出的就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提这个“有”,包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从哪儿来的?从苏联那儿学过来的,包括我们学马克思主义,某种程度上也是从苏联学过来的。毛泽东讲过“十月革命一声炮响向给我们送来了社会主义”,苏联人也是这样看的,老大哥,社会主义必须跟他们一样,如果不一样,就是离经叛道。
2 \/ x! ^1 l$ B; f/ T6 b
/ B+ p- _: ^" ]$ n9 X3 s1 W2012-11-08 17:23:05# G; d* @# a. s3 W

" N% U1 D- ?1 O. u: ]2 Q2 u谢春涛:
: k+ C/ f# n1 p5 Z2 f + h" I7 X4 E5 T7 L- |
我们干了很多年这样的社会主义,后来发现这样的社会主义效果并没有那么好,或者说这样的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不符合中国的国情,或者说不服中国的水土。所以,我们总结过去的教训,明确提出来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我们搞的还是社会主义,这个根本价值观和马克思说的没有不同,还是要实现共同富裕,实现每个人的自由发展,这个价值观没有变,但是中国搞社会主义和苏联就不一样,也可能和朝鲜、越南不一样。) V- h6 D5 R( d0 N8 ?

% @  }1 N' `; J% Q3 j+ Q0 y2012-11-08 17:23:52
0 T. Q+ r5 `# p6 b& t/ f& ^
- ^5 z) n4 G! G" w0 t谢春涛:4 o- F/ g! G; d
( g$ `( d4 l7 ]
我们有我们的国情,我们的国情是中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以后,我们就讲清楚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什么地方?我们过去一直这么谈,现在去掉了,去掉这个“有”是什么意思呢?那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特色是在哪儿?我们还是坚持社会主义的基本价值观点,但是我们又赋予了一些中国特色。过去只是讲有中国特色,到底中国特色应该是什么样的特色?我们说不清楚,现在我们看清楚了。8 B6 Y* P9 t, J1 T
# Q% ?- s% x) U$ ^2 ?% r3 N1 G4 l
所谓中国特色在经济上应该是什么特色?在民主政治上有什么特色?在文化上是什么特色?包括这次生态建设上是什么特色?这些我们看明白了,才有这样的表述。所以,我觉得这不仅仅是去掉一个字的问题,意义还是很丰富的。
  c7 F' c- N% ~8 t5 z- o( A" O. |$ T0 S. @) o; V
2012-11-08 17:24:151 P8 e0 t! l! {% ]4 B3 p* e+ |

2 ^4 h- j/ L7 ]6 d中国网:
+ y3 `0 M' a1 p5 H+ f
1 P  {3 m) [. u3 i/ Q针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还有一个说法,1977年来我国一直在实施对外开放的政策,一直努力进入国际大家庭中,同时我们也在强调着过去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到现在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好像“中国特色”特别重要。这两者是不是有矛盾呢?或者两者是怎样的关系呢?/ [( h4 l& i4 N# T

" \; `; M/ v, Y8 b; Z' i0 Y2012-11-08 17:26:368 [$ [0 F9 |9 L0 q$ u. p

0 g6 D- E( h/ b7 m+ w& u谢春涛:. |' v& G. m, N

" u+ o$ L. N" z+ i, e1 ]! b' \$ ]这没有矛盾。现在世界上的社会主义可以说种类很多,就是很多政党和国家自称搞社会主义,甚至我在有的场合讲过,今天打社会主义的政党和国家旗号的可能比打资本主义的要多,有的人听了以后觉得不是那么回事,仔细想想是那么回事,比如欧洲国家有些自称是社会民主党和工党,这些党都是搞社会主义的,甚至自认为是马克思主义的信徒。比如说前不久委内瑞拉当选总统的查韦斯肯定认为自己是搞社会主义,玻利维亚也是这样,非洲大多数国家是声称搞社会主义的。亚洲,除了传统的越南、老挝之外,也有一些国家认为他们搞的是社会主义。
* j* ^5 k$ |2 B  ~( N& s
* J7 P# s4 L" T5 g5 B2 a当然,是不是我们概念上的社会主义,是不是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另当别论。为什么这么看?很多人愿意打这样的旗号,是这个旗号对老百姓有吸引力,共同富裕,说明社会主义有影响力和号召力。那么多花样的社会主义,中国共产党搞的社会主义肯定和很多国家是不相同的。你搞的到底是不是社会主义,我们也不去做评判,没有必要评判。你老秘网的,我干我的,我们就举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旗号,这样的社会主义中国老百姓拥护和欢迎,中华民族能够实现伟大复兴,我们就举这个旗帜,至于你说对不对,好不好,那是你的问题,我们不接受别人强加于我们,我们也不强加于别人,我们就举这个旗号,我们觉得这个对。
/ H8 c2 m" {  }! ~! ]8 u: O) H; R2 p, ~( ]* I
2012-11-08 17:27:274 k( Q( j% t2 k, C* E0 q* \: [

* a0 Y% J9 s* h" B* |1 _9 G2 ?4 B" r中国网:
  ]- a: a4 w; T, v2 f
7 j/ |7 Q! @. b) q: s您觉得中国特色具体是指什么内容?" E2 G5 v; C8 t7 d. Y) }$ I( b

2 z$ Z, Y6 D6 k! Y3 [+ v2012-11-08 17:29:49% P0 e  {8 O5 M
* G- V- Z* @! N( l
谢春涛:6 Q" z3 z& i8 S& a+ w4 D1 O

$ {6 P) A' D  i前提是中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很多特征过去都描述过,经济文化落后,发展又极不平衡等等,还可以摆出一些特征来。这次十八大报告也念到了,强调我们最大的国情是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以,我们在初级阶段的基础上干社会主义,就不能像马克思当年设想的那样纯而又纯的社会主义,比如说过去我们是单一计划经济,今天肯定不是了,现在我们搞市场经济就有很多年了,过去必须是单一的按劳分配,现在除了按劳分配还有按生产要素分配。
/ ^3 L! i5 [4 \( u  E
" Y3 b7 z8 {- q  g: l# a3 E过去“社会主义”一提,在农村就得是大家在公社里一起劳动,一起分配成果,联产承包责任制都被认为是单干走资本主义道路了,显然我们在这方面有很大的改变。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推进,越来越多,越来越丰富,而且这个特色不仅是实践中的探索,我们往往理论和基本政策上都做了提炼和规定,所以应该说是现在看,我们平时讲中国特色文化、中国特色民主政治发展道路、中国特色经济等等,很多都是我们讲的特色。( ]4 `& Y& D. y# A3 w* ^( E( n
8 @% L$ B) I5 ~) W& l! _
2012-11-08 17:30:001 A  s' a( |2 q  M& N2 P

( ^* [# q5 X- L; ^中国网:- D, X1 k8 @( o. z% |* y0 V& g
" i1 H! C& K4 }( ]6 ~
要实现这个目标,需要有一个指导思想,十八大报告中也阐述了科学发展观作为我党现在和未来的指导思想,指出科学发展观“把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认识提高到新的水平,开辟了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这是否意味着,十八大将把科学发展观作为我党对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的重大发展而载入史册呢?& y6 X+ z% l) e9 n
( r1 `3 [8 G) N% G2 j
2012-11-08 17:34:28
7 {3 u3 S$ g/ ~9 `: ^- r1 b+ R
7 ]/ ~9 c8 z* r: n' P0 |谢春涛:
' G3 Q  n7 ]4 E+ _
" Z. ]: I5 Z: J1 }2 j' P# Q& B毫无疑问是这样的。这次十八大报告一个很大的亮点,就是明确把科学发展观当做新的指导思想提出来的,是和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并列提出来的,强调必须要贯彻落实,而且要长期贯彻落实,这个显然是有意义的。这个意义,我觉得主要在于科学发展观真正认清了今天包括以后我们发展面临的难题,为解决这个难题提出了一个新的思路。6 q  ?! Z1 f' j( ?

1 }- F4 b' {5 p! X+ ]  p2 |现在我们回想一下,科学发展观什么时候提出来的?接近十年前提出来的,也就是2003年“非典”之后不久提出来的,非典很多人记忆犹新,我们从来没有遇到过这样的事。这个事来了以后,我们措手不及,我们反思发现,社会事业和经济发展相比是一个短腿,不平衡问题看出来了。后来在这个问题上进一步思考,发现我们不仅有这个问题,还有地区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城乡发展不平衡的问题,还有资源压力、能源压力、环境压力,我们粗放式发展下去,中国现有的资源和能源肯定是不够的。2 |0 `1 Z% l' S7 @( z) ^3 Z+ o
1 W( x( T; B2 h2 |
2012-11-08 17:35:30% H# g* O7 y- T' g; l. m
2 w0 O4 r: m  W$ ]# i- @6 b
谢春涛:) a( i. U, L# @! M4 _6 B# ^5 m
# U& E8 w# c% S& h( Z
如果不注重环保,粗放式发展下去,到底给老百姓带来的是福祉还是灾难?在有的地方已经给老百姓带来了灾难,不就是这个问题吗?所以,我们的领导层提出了新的发展思路——科学发展观。我们要实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如果不改变发展方式,粗放的发展方式,第一它肯定无法持续,不协调就是矛盾了,就容易出问题;第二它也不会是全面的,可能我们只重视经济,文化的发展、教育的发展、卫生的发展就会是瘸腿,起码是一个短腿;第三,如果这种发展给老百姓带来了灾难,严重污染了水和空气,还叫做以人为本吗?那就谈不上了。所以科学补发展观最简单的表述,就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很简单,但其实它的内涵很丰富。
/ g7 O2 d8 X5 n9 S6 a
# h" j0 n9 N+ F8 @6 o2012-11-08 17:38:158 ~" C; Y% ?& _- W
# {  d/ N- a( R9 U
谢春涛:
. J$ @7 K$ ~$ i ; n! y1 c  y8 t. J' d! n
就在昨天中国网发给我的第一篇的十八大解读文章,当中就提到了科学发展。我其中举了一个例子,我说以人为本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就在“以人为本”口号提出之前,我们往往倡导弘扬和要求,为了抢救国家的资产,不惜牺牲个人的生命,过去的烈士有不少。但是从科学发展观提出以来,包括应对非典,更特别的是应对四川汶川大地震,反过来了,为了抢救一个人的生命,我们不惜付出任何代价,花多少钱,花多少的人力物力都没有问题。这个以人为本的理念绝对是容易让大家认可的,是符合民众需求的,是符合我们今天新的时代的要求的。1 K+ d2 {7 O8 _# Z
2 x4 R, ]- K5 F( r' p( K
刚才全面协调可持续,我也讲到了。所以我想这样一个理论被当作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确定下来,它对党的发展,对国家各项事业的发展,对老百姓都是意义巨大的。
/ s! K/ f( r* q2 M7 |; `1 e5 u' ^0 n' m& |2 P, M" s. c
2012-11-08 17:42:49$ w+ u- w1 x% J$ w: D" b

( q% H0 C3 \( [& ^3 g中国网:
4 m" x) P3 d9 c3 a! s( r+ \6 T 1 K% N6 S* Q' g  y
在有一段时期,部分地方政府把高楼大厦的建设,把一些违背客持续发展规律的大量基础设施的建设作为政绩的表现,这种做法其实是违背科学发展观的,这种现象现在正在逐渐减少。我们通过您主编的一本书《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我们也了解到您在书中阐述了科学发展观点,您能否用实力给我们说明一下,到底什么样的发展是科学的,什么样的发展是不科学的?
1 l( V  }: X; {( U; Y
/ z# @$ A3 r4 @! d, B# u2012-11-08 17:44:12  u: T' s: K7 f6 e) M% [

* p" K3 M0 O1 A9 n' O0 }( g* q谢春涛:: F  @# z7 w# Q1 g' t  @* k  X
2 d" N* E$ z" E# \  v4 U: [
讲例子比较能够容易说清楚。最近中央电视台的《焦点访谈》做了一系列的迎接十八大的系列节目,定名叫做“发展之路”。第一期就讲科学发展观和新的发展理念,他讲了一个例子,后来让我做的点评。举的例子是四川汶川一个水磨镇,这个镇受灾害很严重。这个镇地震前主要是靠工业,小工业,小水泥、小水电、小造纸等等这样一些企业,高耗能、高污染的,地震基本都给震没了。
- W% a1 \. o& B: o6 |: F9 D6 ~0 [7 W$ J# i) c) H- ^( w( s
地震后重建的时候,这个镇要发展什么产业走什么路呢?我想起码两种选择,一种再去发展以前的工业,再把有些厂重建起来;另一种不发展这些东西,发展别的产业。最后当地的干部选择了新的产业——发展旅游业。
/ H3 x' z* B8 J' o: S' G- q3 }1 ?5 v+ x- y/ S
2012-11-08 17:44:54, I* T" E" O  q; m: U: I! Q- w

" ~9 i. n' S6 v- Q" H6 s谢春涛:
1 S& W; }3 T+ D, W2 X( k$ B
. N9 l& A6 A. I+ Z( M) Z因为它那个地方自然风光比较好,离成都这样的大城市也比较近,灾后重建的时候,他们就没有去恢复那些高耗能、高污染的企业,那些企业首先也赚不来几个钱,甚至这个厂开不了几年就没有市场了,要关掉了;第二耗能、污染,所以当地的干部和老百姓没有几个人愿意回去过去的路子上。而走新的路子,新路子是旅游,过去他们没有干过不熟悉,但是干了以后很快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说明了科学发展观在那个地方的基层干部和老百姓那里深入人心。这样的发展,具体的实例对这个地方来说就是科学的。$ v, n! c3 F  H0 g/ }
6 z# a+ q; M$ q7 B. ^  @
2012-11-08 17:45:541 Y2 ]" S$ `& k: D5 o( Q6 G
# s2 [" u& f( J& `6 F
谢春涛:0 C. G1 m+ ^$ x" G* j, O7 n

- e5 W$ m% \1 h# O这个事例也凸显了科学发展观作为指导思想的重要性。当时在地震之后面临如何规划未来的发展,他们是面临一个矛盾的,因为以前工业化的模式给他们带来了很多的经济收入,如果再重复原来的模式是能够维持原有的经济收入的,如果转变成以旅游开发为主,他们就面临了一个新的尝试,是否能够成功,是需要他们不断的去探索的。这时候科学发展观的指导给他们了决心,是一个很大的鼓励。! e9 j/ p5 h0 T. f8 ]9 y% n
9 s* x, ^6 h, y3 |. r% C
2012-11-08 17:50:107 M1 v2 \: [. C7 Z6 G
8 c+ V. }% M  J+ N4 ~/ c- `
谢春涛:
& x0 Y' w5 ?! o8 ^' i & @* v, [2 x8 E3 Y# ^
当然我说的是一个成功的例子。这个例子说明大家有了这个观念,如果没有这个观念还会走过去的路子。当然不好的例子我们也能找到,一方面科学发展观深入人心,一方面违背科学发展观的现象在有些地方还是有的。说明了什么问题?不是说有了新的理念以后,问题自然就解决了,有的地方还是把GDP放在第一位,还是只要是工业项目我来者不拒,特别是中西部的某些地区。1 j0 Z* s" S0 r  i  a
7 l- R6 Y+ O5 b, `: n
东部发展了,要转型,要升级,要淘汰落后的产能,可是那些淘汰的东西,有的西部的领导来者不拒。来了以后,一开工,马上就有GDP,马上就有就业,马上就能赚一点钱。但从长远来看,这些东西确实应该淘汰,有的是落后的,有的是过剩的,有的是高耗能的,高污染的,但是为什么还有这样的现象存在?那就说明了,科学发展观还没有完全变成对领导干部政绩的考核标准,我们在体制机制上还有一些妨碍科学发展观真正贯彻落实的东西,这次十八大报告讲到了。所以,我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这之后恐怕更多的不仅仅是说的问题,更多是研究对领导干部政绩考核的标准,怎样从这个角度让领导干部觉得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来做。这个我想我们还要做很多的工作。+ U& m5 \; F$ E. j: w3 i- ^% [
) m2 s; |9 \0 B3 o1 O
2012-11-08 17:50:37
) e6 x/ F: P. M1 v
7 N' Z" e+ ?$ o( F中国网:. }8 _9 m* \5 l* Z. B

0 A7 B2 s0 w. r其实科学发展观指导了很多地方在制定发展规划时体现了一个词,叫做“因地制宜”。因为这样的话才能更从长远利益上更好地发展,而不要看眼前的利益,一时的利益,这样才能够从更长远的规划中获益。
! d+ R, L$ Q9 ?5 U$ U+ a7 A* M- r9 m6 ^, u6 R1 H2 D
那么咱们再把主题转向今天上午总书记报告的标题上,总书记报告标题为“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我们可以观察到总书记提到了小康社会,而且在标题中提到了“小康社会”,其实这个不词语大家并不陌生,这次又提到了小康社会,而且放在了标题中,您觉得为什么要做这样一个安排呢?
$ D& a7 p1 c3 k1 u% S# S. A$ G6 r
2012-11-08 17:53:511 O  x) X! x2 _  M
' P4 N7 d! |& N3 k
谢春涛:
3 H$ G0 p6 @* D0 v2 [7 W& ?: m 7 I! H/ w3 [% p( U' n9 P
现在回想一下。我们最初讲小康社会,相比较现代化是一个比较务实的安排。因为过去很长时间,我们的目标是实现四个现代化——工业、农业、科学技术、国防。但1978、1979年,邓小平到日本、新加坡、美国访问以后,意识到国外的现代化到了什么水平。你要实现现代化是否要参照人家的水平,那样水平的现代化我们能够实现吗?实现不了。所以,在那之后小康这个概念提出来了。这个概念是中国古代的一个概念,拿来当做我们党领导人民奋斗的目标确定下来了,这个显然是很实在的,比较务实的,老百姓也容易理解和容易接受的。" N8 u' b9 }; X2 D9 X3 J
7 c" |7 |; ]; X3 w
应该说很长时间我们一直在建设小康社会,当然也不是现在才提的,2020年我们要建成小康社会,所以这次十八大报告讲的是建成它。这一次特别让我关注的就是十八大明确提出了一个指标,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时候,中国人均收入水平要在2010年的基础上翻一番。
0 T! ^: e5 Q2 X; d  \, J+ H
* x2 X$ P1 }+ w0 H9 }2012-11-08 17:54:41
1 e: T) y# [' y3 a- n/ E* o% \% X* B! P: ^! Z2 `. k# {
中国网:
" j7 O4 d4 i9 ?' o " _/ e& |. y" q
目标更明确了。
" t* e2 x, S* E; s9 e& H: C1 q% }$ P$ I' |) c/ F9 q) [
2012-11-08 17:57:07
, p9 w6 v! [# ]% n3 b" p# [
; _% Q  W# C. E% C* z谢春涛:* @$ n. c- {, ]8 h' B" Z
, ~/ `. |8 q8 I  p8 I( }* I& ?
目标明确而且宏伟。我一听到时都有点甚至可以说是吃惊,因为这个目标并不容易实现。特别是这些年,整个世界经济不景气,我们肯定也受影响,出口各方面都受影响,那么在这种情况下,还提出这么宏伟的目标,有人会怀疑会不会实现?我相信应该是可以实现的。这样的口号,这样的指标不是随便提的,你能不能实现,再过八年就可以衡量了。所以,我相信中央是经过认真测算的。
6 |5 n9 w+ [, @% _+ @; F; P& _3 E3 {, y4 r, ^. }- D
那么我们想一想,如果这个目标实现了,对中国人包括我们每个人意味着什么?这个收入翻一番,绝不是说八年以后哪一天突然翻一番了,是一个过程,每年都在增加吧。无论我们做什么工作,无论现在我们收入水平怎么样,想一想八年以后你的收入比今天的收入翻一番,中国共产党执政,近期内如果能够实现这样的目标,那么小康社会真是比较有吸引力。所以我想这一点表明了我们这个党真正是为老百姓民生考虑和努力的。
8 y2 h7 [8 t) N! V
; H6 `, t+ r2 `5 x( p7 T# j2012-11-08 17:57:17
; Z7 `' _; C5 E* N
2 m& |5 J& q; u& z2 g中国网:( G- I  _0 a# G; }  E' U

' A" |5 r" u- T1 l" e, W: w  v+ l小康社会与我党近年来一直在关注的民生其实可以说是息息相关的,那您如何看待这两者之间的关系?7 M' J! X; U1 Y: M+ O+ B% F
5 P0 h! Q% d$ V" \) r) u+ \0 G
2012-11-08 17:58:59, E. G! I7 ]  f+ q# s7 {# j9 J

9 A# ]2 \; T# R  n* H谢春涛:
& ^" ]5 w7 o& f( ]; A0 z
, I( {) H* |+ K/ R2 M' N% r我觉得小康社会也好,和谐社会也好,民生是这当中最核心的东西,最重要的东西。包括这次我看我们的媒体讲,老百姓“喜迎十八大”,最关注也是最期望的十八大,是能够在民生解决上带来更多的东西。党的领导人肯定是清楚的,我们执政为民,以人为本,首先要在这方面体现出来。所以,这次我觉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光仅仅提的我刚才说的那个目标,在各方面都有所体现。比如说教育、社保、健康医疗的问题,等等与老百姓生老病死,衣食住行,我们民生相关的东西在报告中都有体现,而且都在已经取得比较大成就的基础上,有新的要求,有新的推进。
  I- ?2 D' E) w  w* Q* s$ l# q; b' q# j  N  c9 v. t& y( e5 J
2012-11-08 17:59:31
( G% c1 H/ X1 e8 ]
6 P( v2 w: i' s! a  ~$ K7 E5 ?中国网:  L: z$ g6 q# h+ }  M1 o$ x, J

3 t- }: V& G  K6 u% M1 N7 q! L1 C其实上述问题也涉及到中国共产党如何治理国家的一个大问题。十八大报告中,总书记讲到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和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人们都说现在改革已经进入了一个深水区,所以就需要深化改革,那么改革就需要不断的去回应老百姓的关切,您觉得现在整个社会最关切的内容是什么?
( T% Y( t% I# F) W2 E
, o7 e" Y' Y1 s7 p" P9 M* r2012-11-08 18:00:47/ ~/ u# T! @7 U4 S2 u- Y7 c
6 R# Z7 ?  Z0 Y& i$ w, e6 I
谢春涛:
9 S( U# e9 u) }. t1 c
( t0 K" ?  ^8 X+ X改革毫无疑问大家是关切的,尤其是政治体制改革,当然经济体制改革也不是不关切。改革进入了所谓深水区,这样的说法其实很多。大家都意识到了今天的改革比过去的改革要难了。举一个例子,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的改革是农村改革。农村改革是什么?把集体的地承包给每家每户种。所有权还是集体的,什么时候种?种什么?没有人管,就是放权,就是松绑,农民的积极性极大提高,温饱问题很快解决,改革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是我们想,今天的哪一项改革仅仅因为松绑和放权就能有巨大的效应?能到处有这样的例子吗?找不出来。所以,今天的改革不光是政治体制改革难,经济体制改革也难,因为改革是调整,经济改革是调整人们的经济利益。我得到的利益你给我调整走了,调整少了,我能干吗?哪怕就是同样得到利益,你得到的比我多,我也不高兴啊。) |9 @  F; K, K, u6 L
# y/ ^2 J& J; ^
2012-11-08 18:01:37
+ }, G2 J% X; j$ _
  r1 }8 N8 F, p谢春涛:
- T3 {" r% n$ m5 H1 z
! h! w3 \8 ?4 X  ~0 b, B0 f所以,经济改革显然是难的,确实到了深水区了,能改的、好改的都改得差不多了,往往剩下的就是不好改的,比较难的。政治体制改革也难,甚至更难,因为调整的是权利。而且政治体制改革和经济体制改革相比,对社会稳定有直接关系。我们肯定要在保证社会稳定的前提下改,要稳步有序的推进。有人说中国共产党这些年没有搞什么政治体制改革,这点我不认同,目标始终是清楚的,怎么改也是清楚的,就是给人民最多的民主权利,自由权利。那么这是我们的价值观所决定的,这个肯定不可能放弃。
! o+ r4 ^. E# {2 |8 B2 v2 `2 n2 d% s9 V: }6 r6 t
这些年一直在改,这次十八大报告中也谈到了怎么改,比如说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让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为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一切权利属于人民,这是最重要的体现,他有权威,他说话管用,让老百姓当家作主有了切实的体现。这次我们修改了《选举法》,让农村人口和城镇人口有同样的比例来选举,这是重大的改革。2 S6 ]4 E* A8 @% r

& w9 b' F; W3 n( i2012-11-08 18:02:16
6 M( u* z! X8 w, Y7 c3 I; c+ }
谢春涛:
1 L* O! c7 {% x6 g: W ' ~9 O! l7 s, C0 j9 n
协商民主,一是选举民主,靠投票,当然要包括决定重大的事情;二是协商,选举民主在中国有了,包括差额选举、竞争性选举,我们现在都在搞。协商民主我们也有,甚至我们搞得比较好,重大的事情党派之间协商,中国共产党和参政党来协商,现在我们有立法,村里的事情也在协商。比如浙江黄岩有一个恳谈会,村里的事情大家一起协商,你讲你的道理,我讲我的道理,大家都协商容易达成共识。
! e& F% y/ ~4 J
$ a, w' b8 B( y( K8 P5 P如果说仅仅是选举民主或者是投票的民主,你讲你的道理,我讲我的道理,越吵分歧越多,最后也得出结果,投票吧,哪怕49%的人反对,只要51%的人赞成,你就要服从,这样的结果好还是不好呢?从中国文化的角度看,从中国人的角度看恐怕不那么好。而且如果真的是这样的比例的差别,你一个决策通过了,执行起来恐怕也不那么容易,但是如果说协商民主,大家协商一致,好多事情就简单了。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村里老百姓海选。连美国前总统卡特这样的西方政治家来到中国考察以后都感到惊讶,都在认可,等等应该说政治体制在推进了,而且以后会更大力度推进。& g8 f1 X: @9 n9 F7 p( [: ?

. W6 x% r4 a5 Q8 @8 J+ S+ _2012-11-08 18:03:16
8 Y6 g4 Q5 X( V% _! \( B. `% |" e* \' A  B
谢春涛:) C# b6 S( n( g& t
7 y' ^, C0 a! F: ^! S9 \% |' Y! d& J
刚才忘了说的行政体制的改革,计划经济时期政府的审批权很多,但是现在搞市场经济了,有些权利就过时了,不应该有了,如果有就给某些官员徇私的空间,fubai就有了发生的可能。但是我们废除了这些审批权,有些问题就不存在了。& q2 W% x8 ]2 k
0 @. ^0 Z& V$ M* M, F
大部制的改革。所以,政治体制改革怎么改,往哪儿改,这次十八大报告说明白了,肯定会按照这个思路和方向继续推进。5 m! [' N  D) x4 M( x/ m, h

2 _9 v7 r; B+ L: `) S2012-11-08 18:04:29( M3 X5 J6 }0 @/ M
, S/ C  x! C+ }
中国网:& B, N2 c7 Q2 S& _
! x9 K. c. k$ F" b
其实深化改革是大家关注的热点,今天上午总书记在报告中也对这一方面做了更多的指示,我们该如何把握和理解?  ?5 v0 w/ o! f2 j6 T

% o7 I  Z- |: V2 I. @; m2012-11-08 18:04:47/ G5 d5 a: @6 o$ k

2 H% I7 W3 h/ W谢春涛:
* b0 B+ ?0 b* j( R4 B ' w, o# {1 `3 e8 R/ [5 q
十八大报告刚做完了,现在我们的党代表在讨论。我想党代会的代表,如果说用大会决议的方式通过了这个报告,这个报告就成了未来五年甚至更长时间成为我们工作的一个指导。所以,接下来肯定各级领导干部,首先要深入的学习十八大精神,然后在各自的工作当中去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我想我们的老百姓自然也会关注十八大,十八大给他描绘什么蓝图,将来会给他带来什么。我想我们老百姓在这之后,在学习和了解了十八大精神之后,也应该自觉响应和落实十八大的要求。因为中国共产党干的事是为老百姓干的事,中国共产党干的怎么样和每个老百姓都有关系,所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大家共同的事情。那么我想,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大家一起去努力,十八大描绘了一个大蓝图,更宏伟的蓝图,我们都会逐步实现。3 {2 I( r6 Y4 G# W1 |* N4 c: J
- k, ~- H+ M# s- m. V
2012-11-08 18:05:002 j: ?9 ]9 c7 S: ^

  g9 P0 |6 n% `1 f% c1 _1 ^0 c/ P中国网:" t* {6 _4 U) T3 E6 \9 b/ j) F) p, q
9 j: _& H% W  v  {9 w; a5 o. @
感谢您为我们对十八大报告做的解读,也感谢各位网友的收看!因为时间的关系,今天的节目就到这里,再见!6 D) x" i$ U. G; `9 d& I) Y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1关注

1粉丝

174帖子

排行榜
作者专栏

关注我们:微信订阅号

官方微信公众号

客服个人微信号

全国服务热线:

0595-22880819

公司地址:泉州秘途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运营中心:福建省泉州市

Email:506070961#qq.com

Copyright   ©2015-2025  老秘网 责任编辑:释然Powered by©Discuz!技术支持:秘途文化  备案号   ( 闽ICP备19022590号-1 闽公网安备35050302000919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