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干部的优势与劣势* P/ \3 H4 }. O) P- e6 I
李德宏(共青团甘肃张掖市委书记):: H2 Q& O' f L$ |( ~5 `
青年干部只有与群众打成一片,倾听群众的心声,知民意,解民忧,才能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学本领、长见识、受锻炼。
2 q: u; x+ p, g9 n! [9 _% M 青年干部资历浅、经历少是劣势,这需要在实践中不断磨炼自己。但青年干部也有优势。从我的感受来说,青年干部思想往往比较活跃,创造性和可塑性较强,学历高,对新事物的接受程度较高,同时青年干部不乏激情和干劲,这些都是培养良好务实工作作风的基础。1 s: `% j" \& k" \7 p- n @
刘钢(北京市金融工作局银行服务处处长):
- |; r5 w) _2 e8 [ W, R1 f 青年干部缺少哪些东西?结合我的学习和体会,我感觉主要有两点:第一是缺乏多岗位锻炼、与群众广泛接触的机会;第二是一些青年干部往往缺乏对群众的感情。" b$ }; c! R# z3 y6 N! Z, M
“要了解群众最需要什么”: J% [6 s' O. i" I% Q
赵声满(西藏山南地区浪卡子县委常务副书记):
3 p, ?# @! R' k6 X2 I* g* [ 做群众工作我觉得首先要了解群众最需要什么。从我在基层工作了解到的情况看,现在农民最关心的三件事依次是孩子的上学问题、看病问题、就近就业问题。$ C8 V! E/ w( w/ y. `% m1 M
现在农村孩子们上学远,上好的学校更远。优质教育资源越来越向大中城市集中,医疗卫生领域也存在同样的问题,一些地方的农村虽然在发展,但是与城市之间的差距在拉大。
{7 {2 R) N0 p8 p3 u 据我了解,其实很多农民希望在家门口就业。如果我们能让农民在家乡就业,带来的好处就是减少千里奔波现象,既让家庭和谐,让农民把心思放在农村,也是我们减少“城市病”的一味良药。现在我一直在思考如何发挥青年干部的优势,在村里为农民找到一条致富的出路。7 W# j4 u$ B/ @" k' v5 W
“诚恳得可敬,真实得可爱”
5 J1 d' Y3 d6 _ 张轩(内蒙古包头市白云鄂博矿区区委副书记、区长):# k# d0 {8 f# O2 u3 _1 O; y! d
对于青年干部来说,我觉得要把握好老百姓对你的期待,尤其不要让老百姓觉得你只能纸上谈兵,脚一定要踩在地上。只要老百姓愿意与你交心,你要解决的问题就成功了一半。我个人的感受是,在与老百姓打交道的时候要诚恳得可敬,真实得可爱,要带着求教的心态去了解老百姓,了解他们的疾苦。群众跟你交流的过程其实就是传递民意的过程。
3 r Y' c0 x6 C% F 丁一楠(沈阳市财政局法规处处长):
$ l) E7 i& u6 ^2 W 做财政工作,看起来直接为群众提供服务的机会比较少,但其实不然。比如我们有网上办公,这就要求我们思考如何在网络上提升自己的服务。此外,像民生资金的调配和使用也需要我们深入实际调查研究,这样才能把决策做得更科学,任何一个细小的失误都会给群众带来损失。
( C4 i6 R. o+ X% Q x- D 罗盛金(江西省庐山自然保护区管理处处长):4 H, v9 F7 B" _
现在有种说法是领导干部要在新媒体监督的常态下工作,我觉得应该是在群众监督的常态下工作,因为群众监督包括了群众借助互联网等新兴媒介进行的监督。我们在工作中与群众打交道,群众对你的所作所为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时时刻刻是一种监督。只有真诚和真实,才能平和对待群众的监督。7 x0 k/ n4 b* Z2 z
要处理好理想与现实的关系
) b s7 v! K. s( h 蒋云丽(共青团贵州省委统战部部长):
* P. g; T& @% C) z" t( E6 s: ^ 我干过乡镇党委书记,从我的经历来看,我觉得青年干部必须要处理好理想与现实的关系。
5 |( c8 ~. p- p& h2 c' F 做到这点对青年干部来说不容易。青年干部到基层工作后可能会出现两种情况,第一种是青年干部有很高的学识、才智,但是下去之后“落不了地”;第二种就是青年干部带着一腔热血到基层之后,慢慢被周围的东西改变了,没有办法从这中间跳出来。( U/ }- |' E) t0 h- D7 W3 s4 v
我想青年干部必须坚守一些东西,与此同时还要能融入基层,促进基层发展。要以解决群众关心的利益问题为切入点,以感情接纳、思想碰撞为突破点,了解群众、帮助群众、发展群众,这样才能担得起基层建设的重任。
8 [& w% F+ q! y 陈敏(重庆市旅游局处长):% l& \. x& x# `& N) l1 Q- v D
群众工作的制度设计也很关键,我们要把群众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群众需要作为第一选择,把群众满意作为第一标准。要通过制度设计,让青年干部有动力到基层去,有能力到基层去,有机会到基层去,有时间到基层去。(《半月谈》2012年第2期,记者 贺大为 郑明达)
7 n: @ U8 q" h0 r" c3 N 扩展阅读
2 ?/ ~5 l, \9 W$ g0 k8 D “基层青年干部成长论坛”活动启动
& B2 i- U. z2 e' w 半月谈网消息 青年干部的培养与成长,是关系党和人民事业继往开来、薪火相传的根本大计。为此,半月谈新媒体中心和共青团新华社委员会将联合开展“关注青年领导干部成长”系列报道,并组织“基层青年干部成长论坛”,对干部梯队建设过程中中央突出强调、青年干部共同面对、社会各界广泛关切的话题组织调研、报道和讨论。2 e/ p% O6 z4 ~1 A( @% W. E
随着省、市、县、乡四级党委集中完成换届,大批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在错综复杂的条件下卓有成效地开展工作的优秀年轻干部涌现出来。45岁以下的青年干部越来越多地进入县级甚至更高层次的领导班子之中,其中不少70后和80后青年干部成为干部梯队建设工作中的新亮点。
" L/ H, _6 u3 x/ 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