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幸参加了公文写作与处理培训学习。作为一名高速公路服务区文秘工作人员,我倍加珍惜这次难得的学习机会。在培训学习期间,交通部管理干部学院任淑云副教授、国务院办公厅成小军教授、部办公厅文电处范宁处长先后为我们讲解了办公室人员形象塑造、公文写作规范、公文写作与处理、公文格式和行文规则等知识,并用具体实例加以分析阐述,深入浅出,寓教于理,使我对办公室工作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和把握。虽然培训学习时间较短,但让我增强了认识、开阔了眼界、拓展了视野、交流了经验,提升了能力,可以说是深受裨益。主要有以下几点体会:& U! T$ Y0 h8 }
O6 ]/ c) |' g" p7 E6 Q% X
一、服务区文秘人员,要贵于学习
$ l' r' p, W0 ~) N; }' r5 o1 ^- Q, s. T8 ~% j- h/ x' \4 E% U
学习是做好服务区公文写作的力量源泉。服务区公文写作需要有较高的政治理论素养、政策水平和专业知识能力,才能胜任服务区文秘工作岗位。因此,我认为,服务区文秘工作人员要坚持“三学”:一要学政治理论,增强政治素养。要加强对党的方针政策理论学习,坚定政治立场和政治方向,提高政策理论水平和政治素养,特别是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要认真学习,领会实质,把党的政策理论正确贯彻落实于服务区实际工作之中。二要学公文知识,提高业务技能。服务区文秘工作人员要努力学习公文写作知识,熟悉服务区工作文书,提高公文写作方法和技巧。三要学语言艺术,强化文字驾驭能力。语言文字能力是一个文秘工作人员的必备能力,在工作中要大力加强学习,注重文字锤炼,加强文学素养,提高对语言文字的驾驭能力。
$ g& ^+ ^+ R. a- [: o w
# [9 E1 s# E6 |) D v$ o; R0 L二、服务区文秘人员,要精于勤奋8 F5 a6 _% Y9 G- J b) I
; d: |$ O& I1 Q& N! u3 {" C
要使自己成为一名合格的服务区文秘人员,要坚持“四勤”:一要眼勤。就是要“眼观六路”,要在服务区工作中用眼善观察、细观察、多观察,才能在平凡工作中寻找方法、了解情况、掌握更多的知识和技能,从而更快、更好的适应不断变化的工作新形势新要求。二要手勤。就是要“口手并用”,在工作中,我们要善于积累各种信息和材料,在公文写作过程中,才能信手掂来,唯我所用,进而达到熟能生巧、下笔自如的效果。三要脚勤。就是要“脚下生花”,工作中,我们要应尽量多深入基层一线,收集第一手资料,积累大量素材,不断加工提炼,为写出高质量的材料作好铺垫。四要耳勤。就是要“耳听八方”,善于倾听领导和同事的意见和建议,相互切磋,取长补短,对所写材料进行认真修改和完善,在不断的意见交换中提高自己的公文写作技能和水平。
0 t) M+ q. y# Y9 g
( {+ l# }9 |4 s- b% o/ \( U三、服务区文秘人员,要耐于坚韧
4 @4 J7 b$ B$ z1 }+ K9 G$ v' Y' y0 W7 A: |. c2 I
有人说:作为文秘工作人员是“政治上的红人、工作中的忙人、生活中的穷人、身体上的病人”,此话虽有些偏颇,却道说出了从事文秘工作的确是一件较为辛苦的工作,需要有良好的心态、十足的耐心、坚韧的毅力。因此,要成为服务区一名优秀的文秘工作人员应坚持“四心”:一要有高度的事业心。交通事业是党的事业、国家的事业、人民的事业,我们要以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来对待服务区工作,要怀着对服务区工作无限敬爱和热爱的挚诚之情,把服务区工作事业心放在工作首位。二要有拼搏的进取心。服务区文秘工作随着社会的发展,也面临着不断挑战。要做好服务区文秘工作并非易事,这就需要我们在工作中努力拼搏,锐意进取,永怀进取之心,勇立争先之志,紧跟时代,紧跟交通工作不断变化发展的新形势,才能适应新时期服务区工作新要求。三要有工作的责任心。交通工作是一份崇高而神圣的职业,服务区文秘工作更是一份无尚荣耀的工作,我们在工作中不能倦怠和懈怠,要做好这份工作,不得有半点马虎,半点虚假,就得有工作责任心和责任感,才能使我们的工作更好地服务于陕西交通事业跨越式发展的大局。四要有超然的平常心。从事文秘工作是一件苦差事,服务区文秘工作也不例外,这就要求我们拥有一颗超然的平常心态。
/ H7 A% {$ n1 g- w) G8 W# K
5 G4 C' V2 e. _; [9 m+ L四、服务区文秘人员,要重于务实。
7 l1 W9 i( a& r! e" m$ {9 f1 R
" g) S- u; P2 n4 L9 u8 z
" k) O( Y7 [5 U5 d8 ~! I
5 e' }" Q3 n% z- f& a* b, u作为一名服务区文秘人员,上述个人之见,尚感肤浅。在今后工作中,唯有不断充知识之电,苦练写作之功,永开旷达之怀,才能做好服务区文秘工作,才能更好地服务于服务区中心工作,为陕西交通事业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文/陆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