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员雷语”六大特点
. p: Y6 ~, d0 \
4 R' f# l9 w1 Y9 a+ y5 w @1 l一些官员的不当言辞常会成为舆情事件的引爆点,或者促使舆情发酵反复。对网络中引发大量谴责的“官员雷语”进行总结,可以发现它们有些共同的特点:
* B) T1 `. A$ |+ R& l
" N) l0 T6 X P9 P0 I2 b- m/ M第一,说“假话”。话语与事实不符,多数为了隐瞒真相,逃避责任。比如,广东佛山市交警大队等人对超载司机围殴,召开新闻发布会却坚称“文明执法”,后现场视频曝光,舆论一片哗然。陕西“表哥”杨达才在接受采访时称自己用合法收入“买过5块表”,后被网友“挖”出了第6块、第7块、第8块……5 G, s8 J/ k4 ~: c3 k8 o: v
8 U8 [. A: S, k2 b第二,说“瞎话”。话语与常识不符,违背大众的主流认知,多出现于官员对某些事件的“临时性”回应。比如河北沧县环保局长“水煮红小豆”言论;云南省水利厅直属单位领导回应“赌博成风”为“陪单位女同胞安全度过更年期”等。$ D/ p% k2 z8 R( F+ _: x
( C1 m \ O- J# s
第三,说“空话”。话语无实质性内容,以“表姿态”、“喊口号”为主要内容。比如各种“高度重视”、“密切关注”、“代表……”等,网民已对这种“空话”审美疲劳,往往引发“不作为”的舆论评价。0 x( u; _# `3 H4 T4 P5 w8 G
% M* v( b" w$ [9 w, s y6 L
第四,说“官话”。话语中强调自己“官员”的身份,显示“官员特权”。比如河南郑州市规划局官员曾质问记者“你是准备替党说话,还是准备替老百姓说话?”吉林辽源市环保局长曾在全局大会上表示“领导就得骑马坐轿,老百姓想要公平?臭不要脸!”以及各种“我是党员”、“我是某某官员”的言论等。, w, T8 r- Q6 Q* D& @
" n2 \ ~! W4 u' V C
第五,说“狠话”。威胁类话语,试图对谈话方施加压力以隐瞒真相或阻挠报道。比如河北霸州副市长回应“9套房产”时对记者说“我希望咱们都不要互相伤害”。山东济南市某文化局领导被传“非礼女教师”后接受采访时叫嚣“新华网不就是文化单位么?我是管文化的,你敢在新华网曝光,我就叫它关闭!”" o, s' g! T/ i
1 k9 o& ]7 s* K! I3 w第六,说“脏话”。官员话语中的“污言秽语”,多出现在被“逼”或情绪失控的情况下。比如空军大校戴旭的“禽流感死不了几个人”言论被网友谴责后,称网友为“一堆杂碎”;河南南阳王清向当地政府机关申请信息公开,结果被接待领导骂道“球信息公开?”等。
2 @4 x4 y+ e( X" f' J
" i- `, k! g# K b! K; W来源:新华网、中新网、齐鲁晚报、法制晚报、腾讯新闻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