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同志在《反对党八股》说:“我看重要的文章不妨看它十多遍,认真地加以删改,然后发表。”学会修改是文秘工作者的必备素质。从下面几则文电修改实例中,可以看到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高超水平、写作能力和认真态度。
~$ t# Z0 N7 u# F2 z( t 1. 从利于工作的角度改。对于某些重要文件,其中关键性的字句,要切实保证准确。以利于工作安排和内外协调。: R7 {6 s8 R3 F/ B. f
例① 1969年,周总理在关于某军区请示向苏方索要外逃战士的电话记录上,把“误”入你境改为“进”入你境。这一字改得重要,用词严谨,有利于与苏方交涉。
/ t& W8 \2 P% p0 Z0 y W& C: C$ i 例② 1971年,周总理在一份文件批示中,将原文的“如发现**潜特来检修时,应尽最大努力予以捕获”改为:“应尽最大努力在切断其归路后予以捕获。”仅用7个字,就严密妥善地安排了工作,避免了失误和遗憾。1 i4 u: X/ q9 V6 D, s' C
2. 从体现政策导向的角度改。机关写作,无论是公文还是宣传文字,首要的是注意政治影响。修改的着眼点要放在政策导向上。0 S$ s3 g, R r$ H- P( b2 W: I
例③ 毛泽东在对1955年《人民日报》的一篇社论修改中,把“资产阶级中的反革命分子,是必须镇压的”,改为“这种人是必须按照他们的具体情况,有分别地加以惩处的”,不仅政策导向变了,用语也准确和温和了许多,对于争取大多数,打击极少数,起到了好的宣传作用。
+ x. G# D3 ^0 `% F3 p 例④ 1974年,周总理在关于防止西藏叛匪及胁从人员窜入境内扰乱的文件上批示:“反回窜”的口号现在看来不妥,没有区别,应改为‘欢迎外逃人员回家生产,反对外逃人员窜扰家乡’两个口号。”周总理的批示对于保持西藏繁荣稳定,团结大多数藏族同胞,功绩卓著。
+ [5 ~. L; U( M5 r 3. 从增进感情角度改。
. P2 F7 e/ a/ O& Y7 u& g1 R 例⑤ 1949年,中共中央电贺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毛泽东在修改贺电时,将“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代表们:”改为:“……诸位代表们:”“诸位”一词,使文章指代更加明确,更加体现对代表的尊重和祝贺
5 T" Y* f: `! h# H# Q7 t 例⑥ 1944年,美军观察组到达延安,《解放日报》发表社论,题为《欢迎美军观察组》毛泽东改为:“欢迎美军观察道战友们”并在文中加进了“诸位战友们”“朋友们”等亲切热烈的词语,对于最广泛地结成反法西斯统一战线,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人,起到了重要作用。
% G* r& K, @. j' ?* [. V- l 4.从简明准确角度改。/ g1 X8 n6 s: E8 A) l& `
例⑦ 邓小平在谴词造句时,特别注意词义的褒贬、轻重,词的适用范围和搭配方式。比如他在《党在组织战线和思想战线上的迫切任务》中说:“在对错误倾向、坏人坏事作思想斗争和组织处理的问题上,这些年来党内确实滋长了过分容忍、优柔寡断、畏难手软、息事宁人的情绪,这样就放松了党的纪律,甚至保护了一些坏人。”“滋长了”、“放松了”、“保护了”,这三个动词用的很贴切,有分寸感。“过分容忍”,“优柔寡断”,“畏难手软”,“息事宁人”四个短语尽管是近义词,但又有差别,用来概括党内的领导同志对坏人坏事的组织处理上的不良情绪,恰到好处。: F: W& F) K9 N
例⑧ 文字上的标准是准确恰当,而不能片面追求新奇华丽。以周恩来总理在万隆会议上的补充发言为例,现场英文稿与周恩来总理的自拟稿存在着许多不同:# y( D4 x* i* j6 @
英文译稿:我们知道,那些还不知道真相的人心中是有怀疑的。$ q5 O* J. q4 v1 W. ^0 r7 D
总理拟稿:我们是容许不知真相的人怀疑的。9 s" o' X# V8 P% t% w6 t% X
“知道”人家心里怀疑,用在这里不够妥当。“容许”表现了理解,表示了还可以团结的诚意。
# w7 p3 d. l& Z5 G 英文译稿:在我们的会议上,我们应该寻求我们的共同基础,同时保留我们的不同点。! N8 s4 y) L, S' V
总理拟稿:我们的会议应该求同存异。9 O9 E$ S: p& U5 U% O* {2 Q5 A
对参加会议的代表来说,观点当然不能完全一致。周总理用“求同存异”的成语概括,化被动为主动,成为人们乐于传播的一个口号。
: ]1 I, N& k) N8 c z 修改能力高低也是写作水平的体现。在修改中,可以探索到写作规律性的东西。相传宋代作家黄庭坚从相国寺买到前辈学者宋祁的一册《唐史稿》,回去后反复揣摩,特别是从宋祁的修改之处明白了作文的原委,文章大大进步起来。对于那些保留领导、专家等修改稿以对照学习,并不断总结经验教训的人,会在写作的道路上得到更快的进步。* c/ E8 n# [9 w2 T+ i: R" w
|